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修养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等。它要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道德品质。党性修养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党员干部时刻保持警醒,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对党忠诚,就是要把对党忠诚作为终身课题,切实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并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这意味着党员干部要忠诚于党的理想信念,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利益,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干扰和诱惑所动摇。
党员干部承担着组织和人民的期望,肩负着为人民服务、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加强党性修养,做到对党忠诚,能够使党员干部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和使命,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勇于担当、清正廉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强化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理论学习是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从而在思想上筑牢对党忠诚的根基。
党的纪律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党员干部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要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腐败行为,做到廉洁奉公、廉洁从政。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接受不正当利益。
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做到对党忠诚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新时代,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坚定不移地对党忠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开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