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轰鸣的车间里,我抚摸着泛黄的安全检查记录本,耳边回响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铿锵话语。作为拥有党员身份的工厂安全员,我深刻体会到:党的作风建设与安全生产管理,在精神内核上高度契合,都需要永不懈怠的坚守、见微知著的敏锐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这篇《摘编》不仅是党员锤炼党性的指南,更是安全工作者守护生命的行动纲领。
一、作风建设如同安全生产的"指南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这犹如醍醐灌顶般点醒了我的工作认知。"重生产轻安全"的侥幸心理,正是作风不实的典型表现。通过组织党员职工学习《摘编》,我们建立"安全作风评议制度",将隐患排查质量、整改落实时效等纳入作风考核,让"生命至上"理念扎根在每道工序。
二、责任担当是消除隐患的"探照灯"
"有多大担当,方能成就多大事业",总书记的嘱托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生动诠释。这种"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担当,避免了材料损失。现在,车间每个党员都佩戴"安全责任徽章",在设备旁张贴"党员示范岗"标识,让责任看得见、摸得着。
三、务实精神是制度落地的"压舱石"
作风建设贵在"实"字。我们依据《摘编》指导,推行"显微镜工作法",细化安全规范为多项量化指标,并依托党员包保责任制,确保各项措施精准落地。针对防护用具佩戴不规范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党员骨干创新研发了"三点定位"穿戴法,有效缩短了操作时间,显著提升了合规佩戴率。这种务实创新让制度不再是墙上的装饰,而是流动的安全基因。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安全员,我们要将《摘编》精神转化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鸡蛋里挑骨头"的较真劲,守护生命,在机器轰鸣中践行誓言,让党的作风旗帜在安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
通过建立"安全操作显微镜"三查机制,将定期巡查、突击检查、交叉互查拧成制度链条。在工装置区试点"风险源解剖式巡检",党员技术攻关小组运用PDCA循环实施隐患整改"双闭环管理"。推行的"安全积分制"将作风建设具象化为可量化的"安全行为账户",通过"红黄蓝"三色预警系统实现了动态管控。正如总书记强调的"钉钉子精神",我们将继续在防护栏加固、泄压阀校准等细微处持续发力,用绣花功夫织密安全防护网,让务实创新的作风在装置管廊间落地生根。
常庄镇郑立浩
202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