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提升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领导能力、研判能力和应对能力。
提升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领导能力。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做到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守住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的底线红线。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持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研究阐释,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在重大风险面前敢于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注定是一场持久战,顽强的斗争意志不仅是在一次风险和挑战面前敢于迎难而上,更表现为在接踵而至的困难和挑战面前始终保持敢于斗争的勇气和魄力,始终保持争取胜利的决心和毅力。要充分认识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风险一旦发生的严重后果,树立起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积极态度和坚定信心。
增强对意识形态风险的应对能力。意识形态风险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切实提高意识形态风险应对能力,传承和运用好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加强意识形态领导的宝贵经验,不断适应形势变化提高应对意识形态风险能力,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究总结意识形态风险发展演变规律,科学做好应对各种意识形态风险的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