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论,也是工作方法。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应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理性推动工作,找准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打好“特色牌”,走稳“务实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这就要求各方找准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把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中谋划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国家所需、自我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结合起来,确保高质量发展当前有活力、未来有潜力。
找准比较优势,培育符合实际的新质生产力。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发展的重点难点不尽相同,不同地方的发展阶段不同,新质生产力发展也会呈现不同的区域特征,重要的是找准比较优势、分类实施,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均衡央企绿色资源开发与地方发展之间的利益分配,强化地方协同推进,保障产业发展要素,促进居民在绿色发展中实现就业,带动当地各族群众增收,推进共同富裕。
发挥制度优势,推动东中西部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利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十三个显著优势”,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通过援助和合作等机制,高效嫁接移植数字化建设运营模式和成熟技术系统,着力培育符合本地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数字化发展推动破解相关难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深化改革,健全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化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体制机制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不会停步。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丰润镇 解斌